当前位置 > 主页 > 理论园地 > 历史人物 > 正文
“纵横家”杨度(2)
1911年12月,袁世凯组阁成功,南北和谈进入正式议程。杨度联合刚刚从狱中放出来的汪精卫共同策划了国事共济会,该会宗旨,是消除民主立宪党(即革命党及附议革命的立宪派)与君主立宪党(赞同维持君主制的立宪派)之党争,主张南北和谈,政体问题交由国民公决,消除不必要的流血。杨度的立场,随着袁世凯的转变,由君主立宪,转向了“民主立宪”。
1911年12月9日,黄兴电告汪精卫,请转告杨度,若袁世凯能迅速推倒清廷,“中华民国大统领一位,断推举项城无疑”。杨度将此意转陈袁世凯,袁世凯即派唐绍仪为代表,杨度秘密协从,南下上海议和。
杨度到上海,即向南方表示“革命军的成败关键,在于袁项城的向背如何。袁并不打算做曾国藩或李鸿章。但是,如果硬逼着他走上这条路,革命军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曾李,是平定太平天国,再造清室咸同中兴的晚清重臣。杨度如是说,是威胁革命党人让步,并暗示袁与清政府的利害并不一致。
在议和期间,杨度数次公开批评满洲皇族,“大张立宪之帜,破坏阻挠不遗余力”。并力主“民主立宪”,以免国家分裂,为他人所乘。
南北和议,数方利益几度博弈,谈谈停停,停停打打,北洋军数次威胁南方,要重启战端。最终,实力占绝对优势的袁世凯胜出。而南方在谈判中所得到的实质性胜利,也仅清帝逊位一项。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杨度为袁世凯顺利完成了南北和谈,践行了他的纵横之策、帝王之学,从此,开始了他辅佐强人实现富国强兵之路。
1915年,杨度为筹安会六君子首领,力推袁世凯称帝。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称“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次年6月,袁世凯卒,据传临死前大呼“杨度误我!”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杨云慧《回忆我的父亲杨度》、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杨度集》、河汉文与杜迈之编著《杨度传》等资料。)
■ 杨度文墨
题袁世凯挽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题王闿运挽联
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题孙中山挽联
英雄作事无它,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 回眸与追忆
被政治这把剪刀剪变了形
杨念群(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度曾孙)
杨度一生几起几落,毁誉荣辱似乎总是如影随形缠绕上身,原因是无论传记还是评论,都愿意把他当变色龙式的“政客”加以对待,然后用政治这把剪刀裁来剪去,结果可想而知,拼贴出的图像肯定是要变形的,因为一剪刀下去,杨度不是被贬成了“鬼魅”就是被捧成了“圣人”,于是滑稽尴尬的场面不时会出现。
■ 那一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杨度旋离京赴河南彰德,游说袁世凯出山。
10月14日,杨度劝袁不要应命袁乃以“足疾未愈”谢绝。
11月15日,与汪精卫发起“国事共济会”,宣布其宗旨为“使君主、民主一问题,不以兵力解决,而以和乎解决”。
12月5日,宣布解散国事共济会,始与黄兴函电商讨南北议和问题。
12月中下旬至翌年初,在沪秘密斡旋南北议和。
■ 杨度轶事
蔡锷遗嘱求宽恕杨度
同为王闿运门生的蔡锷在遗嘱中说“湘人杨度,曩倡《君宪救国论》,附袁以行其志,实具苦衷,较之攀附尊荣者,究不可同日语。望政府为国惜才,俾邀宽典。”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晓波 新京报系列插图/鲁嘉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更多新闻>>
- ★ 困境中奋起的名作家——蒋牧良记略10-25
- ★ 张昆弟和李维汉百年前的同窗情09-20
- ★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去世 系湖南长沙人01-19
- ★ 曾国荃:湘军将领还有谁比他更敢做敢为01-19
- ★ 怀念父亲——“洋木匠”王恺03-01
- ★ 中国哲学史专家石峻先生传略09-23
- ★ 魏源:中国古代科学家08-25
- ★ 萧子升: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08-25
- ★ 罗泽南: 理学大家, 湘军领袖11-09
- ★ 汤璪真:中国最早的现代数学家之一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