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我们荣幸采访了中国著名作曲家杨天解,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杨老师的每句话都能体现他对音乐的挚爱及对艺术崇高境界的追求,其言论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为艺术的伟大而折服!
杨天解、国家一级作曲(专业技术二级)、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音乐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香港国际影视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音协副主席,原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室主任,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3年杨天解及其舞剧《边城》音乐被选作为中国音协推介的10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之一,并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杨天解作品专辑》激光唱片全球发行。2004年由中国文联、和国家人事部选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代表、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我们带着对杨老师身上光环的敬畏慢慢走近了他,虽然光环众多,但老师还是挺平易近人的,说话并没有高着腔调,在访谈过程中,他不是高谈阔论地强调自己的伟大,而且与我们简单地分享了他一生的挚爱——舞剧及其音乐道路上那些未完成的梦。
据我们所知您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曲家,有两千多部作品,获奖二百多次。作品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交响乐、民乐、室内乐、歌剧、音乐剧、舞剧、广播、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歌曲、戏曲等各种体裁都有,在这么多体裁里面您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杨天解(以下简称杨):所有的体裁都非常热爱,作为专业作曲家,,创作以歌剧、舞剧、交响乐、侧重,这20多年来歌剧、音乐剧、舞剧、歌舞剧、交响乐体裁创作了很多,面向社会的话各种体裁都会创作。包括影视音乐,舞蹈、歌曲等。舞剧作为创作重点,前段时间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教授张丽民在编写一本《中国近代音乐史》,里面涉及到舞剧音乐,据她了解、我创作了三十多部大型舞剧、歌舞剧、舞蹈诗、多乐章歌舞、及二百余部舞蹈音乐作品。获得过国家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音乐奖、荷花奖作曲金奖、群星奖作曲金奖等,是中国创作舞剧、和舞蹈音乐成就突出的作曲家,因此专程来长沙采访我,要将我在书中重点介绍。
(采访者:湖南省歌舞剧院杨水怡、甘咏雪、余静 摄影:龙舸)
在您的作品里面,最为满意的作品是?
杨:最满意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就是《边城》这部作品,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部作品依然被音乐界关注着,研究着。一些音乐博士、硕士生以边城音乐为题作为毕业论文,已有多篇论文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国家权威刊物发表。音乐学院用它做教材。去年吴春福教授的研究课题---舞剧边城研究,被列为湖南省社科院唯一一个艺术类的重点科研项目。2003年本人及其舞剧《边城》音乐被选作为中国音协推介的10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之一,并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杨天解作品专辑》激光唱片全球发行。2012年舞剧边城音乐经国家权威专家评定入选全球二十部交响作品的华人作曲家曲库,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出版总谱。
舞剧在我们国家从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以来才被人们所认知,那时起我便爱上了舞剧,也一直在努力创作。因其属于高雅的交响音乐范畴,舞蹈是肢体艺术比较抽象,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因此在市场上有所局限。不过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舞剧创作相当多,远远超过了中国歌剧的发展程度,这也说明舞剧音乐越来越被重视。
当年舞剧《边城》获得了文华大奖,名动大江南北,有没有想法复排或重新打造巡演?
杨:有想法,今年6月9号是边城20周年纪念,我为此也向院领导提出建议,希望能开个座谈会,分析其成功的因素,总结其经验,为以后团里的发展提供参考。当时我们创作作品不计较任何得失,我在一个月多的时间写出一部二百七十多页交响乐总谱的舞剧音乐在全国当时称为奇迹,这是因为我对湘西那片土地很有感情,对把边城的故事用音乐来描述很有灵感。创作过程比较顺畅。我建议重走这条路,希望借此能再打造出像《边城》这样享誉国内外的作品,复排经典作品,扩大影响力,不断启迪后来的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有特色,有份量的作品。
您的作品中好像有很多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那片土地什么地方吸引了您?
杨: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文化氛围还是音乐舞蹈都有其独具一格的魅力,苗歌、侗歌、瑶歌、土家山歌如天籁之音,我很想把他们这些原生态文化全部装在脑海里。湖南最具特色的就是湘西音乐,一直深深吸引我,20多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去湘西生活一两个月,在那里进行创作,为湘西的各个县市、甚至整个大武陵山区,包括湖北、重庆、贵州、四川这一带都帮他们创作了舞剧和歌舞剧,以及舞蹈和歌曲。如2002年在中国第七届映山红艺术节获作曲金奖的大型舞剧《远山鼓谣》、2007年在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大奖的大型歌舞剧《我的湘西》,2009年四川的大型舞剧《永远的花灯》,2012年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金奖、最佳音乐奖的大型歌舞剧《五彩湘韵》,今年在重庆上演的大型歌舞剧《梦幻桃源》,最早张家界的大型歌舞剧《魅力湘西》、《土风苗韵》、以及大型舞剧《茶女谣》、《寻梦湘西》大型舞蹈诗《苗山飞歌》等。我对湘西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边城》也是在湘西创作的。当时在茶峒采风,在白水河边看到清纯美丽的翠翠塑像,她呆呆的望着白水河下游,等待着心上人,一等等了六十年至今还不见归来。我灵感突发,决心创作一部让人震惊的,独特舞剧音乐,我这个愿望可以说实现了,1995年在文化部招开的舞剧边城座谈会上,王世光、石夫、刘文金、刘庭禹、等音乐权威给予音乐极高的评价;“这是中国民族舞剧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近一些年来最好的舞剧音乐,是运用民族音调结合现代作曲技法最恰当的范例,是一部充满强烈戏剧性和交响性的舞剧音乐,同时又是一部完全可以在交响音乐会上独立演奏的交响音乐作品。是一部值得好好研究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属于湘西的,中国的,世界的,更是属于作曲家自己的。”
您作为中国知名大作曲家,但现在湖南省高校的作曲专业相对全国来讲比较弱,对这样的局面你怎么看?
杨:湖南高校培养的方向有所不同,不像音乐学院内培养的是专业作曲人才,而湖南培养的重点更多是音乐教师,不可能作更专业的培养,因此局限性比较强。这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这几十年来我认为中国很多年轻作曲家不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以及老百姓的需求,因此创作总是崇洋媚外,照搬西方。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理念与中国大不相同,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内涵在全世界来说都可说是最高深的,我们的戏曲、民歌、民乐都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我们要静下心来去学习研究提炼推广,要在学好扎实的作曲技术四大件的同时,适当运用西方的现代技术手段,目的是“洋为中用”,但一味照搬就无法获得老百姓的认同。
您曾多次出访国外,您觉得中国音乐在国际上受欢迎吗?地位怎样?
杨:中国音乐在全世界很受欢迎,我的交响乐、舞剧、舞蹈、歌曲、和电影在二十多个国家上演,均获得成功。《边城》在奥地利、俄罗斯等音乐之都上演,使外国观众感动流泪。但是因为体制、经费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中国音乐出国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如果能长期到国外巡演,打开一扇窗户,那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必迅猛。
您作为我省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文艺最高技术级别的作曲家,为省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省歌这二十多年的大部份重头作品都出自您手,而您现已退休,现在创作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杨:这二十多年来为歌舞剧院创作了大型歌舞《山里女人的风情》、大型舞剧《边城》、大型歌剧《遥远的侗寨》、大型舞剧《南风》、大型舞剧《天山芙蓉》、大型歌舞《烽火颂》、大型交响套曲《湘江颂》、交响乐《苗寨狂欢节》、民族交响乐《瑶山的春天》、和舞蹈《踩花山》、《赶边边场》、《红苗伞》、《袁隆平的梦》、《荒漠行》、合唱《峨眉姐》、《瑶山金银花》等在国内外获奖和有影响的作品。其中舞剧《边城》是我省文华大奖零的突破。为我省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也感谢省歌成就了我。国家给了我崇高的荣誉和待遇,作为我国文艺最高技术级别(国家一级作曲、专业技术二级)的音乐工作者,虽然现在退休了,但音乐创作委约不断,就在今年十二月十二号在湖南红色旅游节上演了我的交响新作品《侗寨欢歌》,十一月为共青团中央创作了一部交响诗《海之梦》在珠海成功上演,以及刚刚录制完毕新创大型歌剧《里耶传奇》。我的创作基本是委约作品,人们需要什么,我就创作什么。
在音乐道路上您还有什么梦想吗?
杨:音乐梦想非常多,我现在创作方面还非常有激情,如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打算将中国56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各创作一首交响作品,哪怕只有五分钟一首,由此构成一个中华大组曲。
说到让中国音乐走出湖南,走出中国,就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杨老师在加拿大创作的《安大略湖和洞庭湖畔都是我的家乡》,其中既有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又有着外域音乐的特点,当这首曲子在多伦多何伯钊剧院响起时,全场的观众仿佛都被带到了美轮美奂的洞庭湖畔,这时音乐就不再是简单的音乐了,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连接国与国的纽带了。
在采访完杨天解老师后,我们学到的东西远不止这一些,可是从前辈身上我最想提取出来的是那份在我们这辈身上正在慢慢褪掉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