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这个名胜古迹,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环球之内尽人皆知。久负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其地就早已是风景幽寂、林壑优美的风景名胜地。据传说,上古唐尧时,善卷先生就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几十里路远的常德枉山(即今德山)。这位虞舜以天下相让而不受的德高望重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文化与文明,因此,人们把他隐居的山称为“德山”,因而民间流传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善卷先生晚年经桃花源到溆浦,寓居庐峰山,后又移居大酉山,常往来于两地,影响和教育南荒之地的人民。
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周朝时,周成王大封诸侯,封熊绎为楚子。楚国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称。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一说黄楚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一说黄楚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虽属南荒,但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为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为秦时避难场所。公元前3世纪,伟大的爱国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被顷襄王流放于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后尘,在沅江一带流浪很久。“乘 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兰”(《离骚》),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写照。他从枉渚(德山)出发,溯沅江经桃花源至辰阳,最后入溆浦居留了很久。现在常德还有以他的官职命名的“三闾桥”、“三闾巷”,他继承和发展了楚文化,在长期流放生涯中,到处行吟,创造了骚体文学,上承国风雅颂,下吸楚风民谣,独树一帜,成为南方文学之祖和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曾驻军乌头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马援石室”以及他曾设帐的“营盘洲”。他的将士曾患瘟疫,当地老百姓献“三生汤”(即擂茶)为将士治愈瘟疫,因而桃花源这一带,留下关于擂茶的传说和以擂茶待客的习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后两年,即东汉建武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叶),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胜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观。“桃源山”这个山名在晋代以前即已有之;“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树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缤纷,美不胜收之处。南北朝宋永初二年(421),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序》,描绘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理想王国——桃花源。这,既是对桃花源当时情况情景的写真,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也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桃花源诗并序》杰作中,既有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子。陶渊明继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风”,《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之后,石破天惊,使桃花源声名鹊起,现实中的桃源山、桃源观、桃花山、桃川(即桃源山滨临之沅江段)等名胜景物随之遐迩闻名。
惜桃源观于隋末被兵燹所毁。但风光秀丽的桃源山、桃花山却依然烂漫在奔流不息的桃川之滨,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了世人的心中。当朝,废武陵郡,改朗州,合临沅、沅南、汉寿3县为武陵县,桃花源属武陵县。
进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唐初,大约公元730年,朝廷敕各道建玄元皇帝庙,于桃花源重建桃花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户的徭役,以奉洒扫。天宝七年(748)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户赋税,永充洒扫,守备山林。大历八年(773),桃源观道人瞿柏庭羽化,后人在桃源山建迹坛(因有瞿柏庭在登仙上升处留有8个趾印的传说)和瞿仙馆。建中二年(781),桃花源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范围,据狄中立于会昌元年(841)所撰《桃源观山界记》称:“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东至厮罗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在唐代,桃花源进入初兴时期。特别是在元和初年(807),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常到桃花源游览,题下《桃源佳致》并刻碑之后,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这晋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和陶潜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为之向往和探寻。元和十二年(817),桃源观道士陈通微与道友王志言乞准武陵太守韦乾度,将桃源观土级祠坛改修为石级祠坛,并配置多处建筑,使桃花源愈展名胜姿容。
由于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的深远影响,凡唐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士宦、道人等,对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几乎都倾心向往,倾情歌颂。据史料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人,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韩愈、王建、刘禹锡、杜牧、李群玉、章碣、张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