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家杨应修

www.ahnmrw.com 湖南名人网 10-10 

工艺美术家杨应修_湖南名人网
工艺美术家杨应修简介>>

  杨应修1912年11月6日出生在宁乡县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幼年的杨应修就喜欢画画,经常画鸡画狗,还跑到私塾偷看画课。7岁,杨应修正式开始学画,读高小时就已经会笔法揣摩画法。通过临帖临画,从古碑古画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对中国画的浓厚兴趣并练就了基本功。 

  杨应修的求学路颇为曲折。1926年,杨应修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改入宁乡师范读书,后又因病被迫辍学。离开可课堂,杨应修没有放弃自己画画的梦想,习画越发勤奋。渐渐的,杨应修的画出了自己的名气,常有求画人拜访。 

  因为画艺好,杨应修还砸了师傅的饭碗。他刚到长沙广华湘绣庄当学徒时,由于画艺较好而报酬少,许多人就转而向他求画。后来他拜画家刘松斋为师,受到严格的训练,注意学习石涛、任伯年的艺术风格,并坚持练习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名帖,练成王羲之、赵孟頫合一的王赵体,形成湘绣常用的题款字体。1935年出师,正式成为画工。30岁时辞职,成为流动画家,风格以秀丽清爽为主,具有较强的工艺性,在国画和工艺美术实践上逐步成熟起来。国画大师张大千路过长沙,见到他的画作时,曾赞叹不已,很想邀他去上海从事艺术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业和工艺美术得到较快的发展。他注重学习吴昌硕的画,努力形成个人的特点和风格。1956年作为第一个加入国营湘绣企业的画家,参加了首家国营湘绣工厂的建设,任锦霞湘绣厂绘画车间主任。他带了一批学徒,与湖南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协作,互相交流,教学相长,既提高了学徒的美术素养,也使自己得到学习机会。1957年8月,作为湖南省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受到朱德副主席的接见。他发表了《改建中的湘绣》一文,对湘绣改革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1958年,国务院组织国庆10周年10大建筑的画稿征集工作,他作为湘绣画稿设计人员再赴北京参加创作和学习,一年后回到长沙,推出一批新的作品,如《屈原》、《嫦娥奔月》、《关云长》,开始改变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单虎芦草》、《松月双虎》)的画风。60年代中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创作两幅景屏《墨竹》、《墨梅》,特别是后者用毛泽东《卡算子?咏梅》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境,以“傲”立意,是一幅很成功的写意画。他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在刻意追求吴昌硕风格的基础上,注重国画重风骨的气韵美,山水灵动,花鸟奔放,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盛年即成为国内知名的画家和工艺美术家。 

  “文化大革命”中,杨应修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69年被迫离开画室,下放干校劳动。天公作美,大自然的清新和秀丽,给予他以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按捺不住的创作灵感,后来出版的《白描花卉写生集》中有七成是在农村劳动时构思的。1973年回到省湘绣厂。1974年为广州商品交易会创作了《草泽雄风》,极受好评,被外商以4万美元购买。1977年以后,创作了绣稿《猛虎》,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1979年创作的巨幅湘绣《百鸟朝凤》,画了38个品种、102只鸟,各具神态和情趣,超过已往同题材作品,是他此期的代表作,在香港的中国刺绣展览会上获得好评。1979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1年创作的《雄狮》获得金杯奖,入选国家珍品类,永远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专家认为这是湘绣狮虎的问鼎之作。198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杨应修画辑》,收入国画作品25幅,集中展示了他数十年艺术创作的风貌。1983年,在年逾古稀时开始创作具有湖南特色的巨幅双面湘绣《荷花野鸭图》,经胡耀邦推荐,李先念主席作为访问罗马尼亚的赠品。还创作了第二幅《洞庭情趣》绣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1986年74岁高龄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 

  1993年1月4日在长沙逝世,终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