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兴翰,药物化学家,湖南怀化人

www.ahnmrw.com 湖南名人网 03-27 

雷兴翰,药物化学家,湖南怀化人_湖南名人网

  雷兴翰,药物化学家。湖南怀化麻阳人。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院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曾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重庆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华东人民制药公司化学制药一厂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 

  1980年加入中国*党。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领导和组织研制出一系列驱钩虫、丝虫和防治疟疾的药物。1961年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口服非锑抗血吸虫病药物呋喃丙胺,同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编著有《药物化学进展》、《有机化学》等。

  雷兴翰在新药开发方面具有远见卓识。早在1956年,他就提出开展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组成研究小组,并经常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小组在遇到困难产生动摇时,他总是态度坚决,支持他们坚持下去。我国甾体药物生产原是空白。1958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参加了全国大协作进行研究试制。在试制过程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他总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他的决心和毅力对甾体药物生产的工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60年代初,国际上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初露头角时,他就及时地组织力量对这一新的领域开展研究,为在我国发展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基础。雷兴翰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任职30余年,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合成药物的研究和试制工作,填补了我国制药工业的空白,发展了医药工业生产技术。

  雷兴翰历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名誉顾问,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药物组组长,卫生部科学委员会专题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分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名誉委员,《药学学报》、《化学学报》编委,《中国药学年鉴》顾问,《中国医药百科全书》(药物学和药理学分册)编委,《医药工业》主编、名誉编委等职务。 

  人生评价 

  雷兴翰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敢于直言,十分关心科技人员的成长,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大胆放手、从严要求,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他是我国实施学位制度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科研人员。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要求进步,1980年,在他7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以来,雷兴翰从事药学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70余篇,德高望重。1984年他退居二线后,对科研工作仍丝毫不放松,不论寒冬酷暑,亲临第一线为科研工作出谋献策,亲自指导博士研究生,甚至病危住院期间,仍关心院里的各项科研工作。雷兴翰为发展我国医药工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人民除害灭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献身科研工作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病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雷兴翰鉴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较广,危害严重,因而将寄生虫病防治药物的研究作为奋斗目标。多年来,他组织并亲自参加了对我国流行的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药物的研究试制工作。由于血吸虫病的流行对我国人民的危害更大,党中央对此非常重视,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然而,当时没有好的治疗药物,用的仍是1918年以来所采用的锑剂。锑剂含重金属,对心、肝、肾均有一定的损害,且反应大,需注射,使用不便。因此,寻找非锑、低毒、高效的口服药物是个重大课题。雷兴翰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强烈的消毒杀菌剂都具有驱虫效力”的设想,设计合成了百余种类型的杀菌剂,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药理筛选,获得了呋喃类药物——呋喃西林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动物有杀灭的作用。这个结果使雷兴翰的设想得到初步证实。尔后他又发现硝基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有比呋喃西林更为强烈的抗菌效力,并对这类化合物进行合成研究。经过药理筛选,他于1960年发现硝基呋喃丙烯酰环己胺,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又合成了更多不同种类酰胺与酯,共计1100多个化合物。经药理试验,其中呋喃丙胺(F-30066)对小鼠实验感染的血吸虫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灭虫率达100%,对家免、家犬的感染灭虫率分别为97%—100%及85%—91%,对体外血吸虫成虫在浓度3.25μg/ml时即显示对虫的抑制。在临床上该药用于急性血吸虫病有特异退热作用。经嘉兴血吸虫病防治院对202例的临床观察,该药对急性血吸虫病高热患者疗效显著。嘉兴血防院使用该药治疗的病人,经20年后随访,未发现有不良后遗症,且绝大部分病人获得治愈,恢复劳动力。该药共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达百万余人次。雷兴翰于1965年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6年11月,获中共上海市委血防领导小组批准的“为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贡献,记大功一次”的奖励。美国Burger教授主编的《药物化学》第三版寄生虫病药物一章中对该药也作了介绍。   在丝虫病新药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雷兴翰领导下发现“呋喃嘧酮”(M-170)不仅可杀灭微丝,也可杀灭丝虫成虫,临床结果初步显示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还研究试制成功一系列驱钩虫和疟疾防治药物,如驱钩虫药“灭虫宁”曾获国家新产品三等奖,抗疟药喹哌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这些药物在防病、治病和控制疫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