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科学家、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194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4月8日,周光召升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4月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6年6月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9年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
人物经历
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
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育不断开拓着他的视野,养成了他独立思考而又踏实进取的精神。在数学老师唐秀颖先生的影响下,他特别喜爱数学课,独辟蹊径地解开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
1946年初,周光召回到长沙,同年秋季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
194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1年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从师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
1957年春,他被国家遴选派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任中级研究员。尚未步入“而立”之年,周光召已成果累累,两次获得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奖金。
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1961年2月,他奉召回到祖国,5月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任理论部第一副主任,进行有关核应用的理论研究。至1979年,他先后任九院理论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8月,周光召重返理论物理研究领域,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在基本粒子和统计物理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9月,周光召应邀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受到美国物理学界的热烈欢迎,他被国外同行视为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著名高能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主席马夏克教授为欢迎周光召的访问,专门为他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举行了以弱相互作用为题的学术会议,许多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前去参加了会议。美国物理学界这样隆重地接待一名外国科学家是少见的,尤其对中国的科学家可以说是第一次。会间,许多科学家在讲话中,表达了发展中美科学合作和友谊的强烈愿望。
1981年9月,周光召赴西欧原子核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他是该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物理学家。
1982年9月,周光召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再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3年以后,周光召先后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国际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
1984年4月8日,周光召升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5年7月,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年底,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7年1月22日,周光召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月,被授予纽约市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月,被美国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88年10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陈嘉庚基金会”理事长。11月,被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2月,被苏联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89年10月,被保加利亚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0年10月,被欧洲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1年5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科协副主席。12月,被蒙古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2年4月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3年8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并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副主席。
1994年3月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0月被罗马尼亚科学院选为外藉院士。11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名誉博士学位。10月29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在长沙成立。
1995年至1999年1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协主席。
1996年6月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8年12月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
2006年5月被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职务。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合作者一起,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94年3月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同月被授予蒙古科学院外藉院士称号和荣誉证书。1994年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4年10月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外藉院士荣誉称号。1994年11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美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欧洲科学院、蒙古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10月29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在长沙成立。199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1998年12月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