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孺(1934.2.11-2005.8.8)湖南省望城县人,国际著名数理统计学家 。
陈希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61年调至中国科大数学系工作,1980年任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希孺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主要从事线性模型、U统计量、参数估计与非参数密度、回归估计和判别等研究,出版数理统计学方面的专著和教科书十余部,在中外专业统计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部分工作被写入国外学者出版的专著及美国统计百科全书。曾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多项有关统计应用的国家标准,并带领国内统计学界学者作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在建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和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培养数理统计学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生平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2月11日,陈希孺出生于长沙市北湘江之滨的一个农民家庭(今属望城县)。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陈希孺秋考入长沙城内长郡中学。
1951年,陈希孺转入湖南省立一中。 [3]
1952年,秋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一年后,因院系调整转到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
1956年,陈希孺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
1957-1958年,陈希孺在波兰科学院进修,师从著名统计学家菲兹。
1959年,陈希孺下放陕西洛川劳动一年。“文革”期间,陈希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成了揭发和批斗的对象。他的身体受到摧残,精神遭受折磨,科研也一度中断。
1960年,调至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1963年)、副教授(1978)、教授(1980)。
1980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国概率统计学会, 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同年晋升为教授。
1981年,获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5年,加入国际统计学会(ISI)为会员。
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授。
1986年9月至1988年5月,应邀访问了美国Pittsburgh大学, 与 P. R. Krishnaiah教授和C. R. Rao 教授进行了合作研究。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当选为IMS的Fellow。
2004年11月12日下午,中国科技大学举行庆祝陈希孺院士从教45周年暨《陈希孺统计文选》首发仪式。
2005年8月8日21点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希孺在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方面作出许多重要的贡献。他是中国线性回归大样本理论的开拓者,他在参数统计领域以及非参数统计领域都作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作。他解决了在一般同变损失下位置--刻度参数的序贯Minimax同变估计的存在和形式问题;给出了在种种抽样机制(固定、两阶段和序贯)之下,作为分布泛函的一般参数存在精确区间估计的条件,否定了国外学者关于此问题的某些猜测;特别关于U统计量逼近正态分布的非一致收敛速度的工作被美国出版的“Encyclopedia of Statistical Sciences”所引用,并被苏联学者撰写的专著“Theory of U-Statistics”作为本领域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在自变量带误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若干重要的成果。
陈希孺在线性回归大样本理论领域获得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在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领域都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作。解决了在一般同变损失下位置—刻度参数的序贯Minimax同变估计的存在和形式问题给出了在种种抽样机制(固定、两阶段和序贯)之下,作为分布泛函的一般参数存在精确区间估计的条件,否定了国外学者关于此问题的某些猜测解决了关于U统计量逼近正态分布的非一致收敛速度的问题。在自变量带误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若干重要成果。
陈希孺研究领域主要为:线性模型、U统计量、参数估计与非参数密度、回归估计和判据等数理统计学若干分支。
主要成果:
1:对线性统计模型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圆满地解决了一般损失函数下M估计的强、弱相合问题。
2:在非参数计量,特别是极重要的U统计量的研究中获得U统计量分布的非一致收敛速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3:在参数估计这个基本分支中,解决了国际统计学界当时致力的一些问题,包括定出了重要的正态分布两参数在一般损失下的序贯Minimax估计,否定了关于某种区间估计存在条件的一个公开猜测,并提出了正确解等。
4:在非参数回归、密度估计与判别中做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包括定出了错判概率的指数界限,"data based"型估计的收敛条件,以及对几个常用的密度估计和回归估计类定出了其最佳收敛速度等。
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