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觉,原子核物理学专家,湖南湘潭人

湖湘君 湖南名人网 09-27 

彭先觉,原子核物理学专家,湖南湘潭人_湖南名人网

  彭先觉,原子核物理学专家。1941年9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彭先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4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易俗河烟塘村,1953年在湘潭县一中初中15班就读,1959年毕业于县一中高中第1班。在校六年学习刻苦,品学兼优。1959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能工程系,因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到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研制设计工作,承担了多个重要研制型号的设计任务,并在各类核武器研制、设计中有多项发明创造,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五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获部委级奖十多项,同时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彭先觉先后历任核工业部九院九所科研组长、研究室主任、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1995年任中物院副总工程师、院科技委副主任,1999年任中物院科技委主任。1991年聘任为研究员,1996年当选为四川省核学会副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02年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为博士生导师,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彭先觉院士1993年开始关注我国核爆炸的和平利用问题。1996年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核爆聚变电站的概念设想”,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核爆聚变电站的设想方案,拓展了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

  自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发生以来,科学家们就提出要将核爆炸运用于非军事目的,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时至今日,这些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果,核爆炸已不只是令人倍感恐惧的事物,和平利用核爆炸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能源与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也在加紧对和平利用核爆炸的研究。彭先觉院士研究认为,核爆聚变电站主要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以下三点。即低当量核爆炸装置的干净化(即高聚变份额),如何把核爆炸能安全地变为可用的热能和电能,以及实现核燃料的再生和循环应用。研究表明,现代核爆炸技术可以在较低爆炸威力水平(10ktTNT当量级)下实现聚变份额大于90%;在10kt级威力水平下,现代工程技术可以把核爆炸能安全地转化为热能和电能;核爆炸产生的大量中子可以实现铀-233、钚-239、氚等的再生和增殖,且再生核燃料的提取和循环应用没有技术障碍。因此核爆聚变电站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爆洞、发电厂、核爆炸装置生产厂、核燃料回收处理厂。其技术途径是让核装置在一个地下大的爆洞中爆炸,洞壁为有抗腐蚀能力的不锈钢,洞内充惰性气体氩,以液态钠作爆炸的吸能介质和发电用的工作介质。核爆炸装置威力选在10ktTNT当量级,在爆前几秒,喷钠管的阀门开启,将几万吨钠喷下,并在核爆装置周围形成一定的分布,钠将吸收核爆炸释放的绝大部分能量,并将大大减弱冲击波和各种核辐射对洞壁的作用。被加热的钠由机械泵抽出,参与热交换,让水变成蒸汽以发电。

  虽然核爆炸听起来可怕;但只要运用得当,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是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据计算,若把爆洞的半径选为60-80m,爆炸威力10ktTNT当量,爆前若有3万吨左右的钠喷下,并形成一定的分布,则可把爆炸冲击波在洞壁上产生的超压降至20MPa以下,爆洞有10倍以上的强度余量,并可承受多次爆炸的作用。此外,爆洞也要进行很好地密封,防止洞内气体外泄。因此,原则上只要认真对待,电站的安全不应有不可解决的问题。总之,核爆聚变电站将是人类利用核聚变能来解决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的一种较为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我们热切盼望人类和平利用核爆炸的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