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元,字嘉庄,号若谷,三元乃官名。原湘乡县中里32都(今娄底双峰县锁石镇群力村)人。
赵三元出生时,家里珍藏的一坛米酒已变成了红色,而三元头顶上有红头发几十根往上指。稍大,其口角上门牙旁出。三元从小爱好武艺,力气过人,又敏捷善跑,好打抱不平,敢与豪强抗争,所以乡人都敬畏他。清咸丰元年(1851年),赵三元年近23岁,在为人当牛耕田,有个看相的路过,左顾右盼地对赵三元看了个够,并对他说:如果说富贵,要天下有变,那时拾功名如草芥,何必伛偻拮据当牛马使,应当冲锋陷阵为国出力。
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打到湖南,罗泽南在衡阳招募士兵,赵三元思索良久,背着几升米赶去应征。罗泽南见他相貌不凡,感到惊奇,要他试以弓矢鸟枪,并告诉他陆营兵训练旧规,赵三元侃侃而谈:箭与枪,贵在用于杀敌,不必拘泥于成法,按成法而不中,又有什么用呢?罗泽南点头称是。赵三元得到罗泽南的器重和鼓励,三发三中,因名之为三元。赵三元字嘉庄,因罗泽南叫他三元,以后将士及乡邻,只知有三元,不知有嘉庄。罗泽南看他生有异相,枪法准确,技术纯熟,授他为先锋前营哨长。
咸丰三年(1853年),衡山、酃县有土匪,赵三元带兵平了乱,赏给六品军功。十一月郴州有土匪侵犯永兴,会讨平乱,赏给外委。
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罗泽南率军破太平军于九塘岭,赵三元带队冲锋在前,“勇遂冠军”。闰七月,罗泽南讨伐太平军的石垒,而军中只有守卫的万余人,太平军率二万余来迎,赵三元大声疾呼,首先冲出阵地,乘暴风雨焚烧太平军十三垒,清朝赏蓝翎把总加千总衔。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赵三元勇克义甯州,赏加参将。
咸丰六年十一月,赵三元带二旗马队,参与攻克武昌之役并捷足先登又攻克黄州,以功加副将衔。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调赵三元赴江西,隶属曾国荃军。以前曾国荃来罗泽南营相会,罗泽南说:赵三元有勇有谋,可寄予重任。六月招到吉字后营,会曾国荃于吉水,大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四十万人于三曲滩。九年太平军围困宝庆,曾国荃调赵三元赴鄂,同李勇毅去增援,八月解了围,九月又入江西,会曾国荃部,分剿巴河各处城邑,兵临安庆。咸丰十年进围安庆,屡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于菱湖的南北岸。安庆是处于长江之滨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太平天国的首府天京(南京)的重要屏障,湘军要进军天京,必须要把安庆攻下,而一旦安庆被攻下,天京的形势将非常危急,因此,太平天国一直派重兵对安庆进行防守。咸丰十年闰三月,曾国荃带领着一万多名湘军,开始准备进攻安庆,赵三元带湘恒左、右两营参战。咸丰十一年八月,围困近一年来的安庆城在湘军的猛烈攻击下终于失守了,赵三元率先从北门攻破了城,赏给精勇巴图鲁名号,加总兵衔,旋即率所部克池州,九月克泥汉口神塘河,进军无为洲,大军到处所向披靡。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进攻安徽巢县含山等处,攻克濡须口,当时太平天国屯军东西梁山,以扼长江水险。西梁山古称天险,太平军把它当作金陵的门户,想不到湘军赵三元乘着大雾,未用多少兵力就攻下了西梁山,曾国荃攻克东梁山,又攻克太平府及芜湖。五月赵三元部攻克金柱关进取三义河,断金陵上游,截取了粮道。同治二年四月,乘雨花台守城的太平军因几个月未作战有所懈怠时,赵三元以本部六千人连夜袭击雨花台,并攻克雨花台。九月,赵三元率马步七营到秣陵关,中和桥一战,攻克聚宝门外七十多个石垒,金陵的长围,大获全胜,皇上特旨嘉奖:鉴于赵三元公事勤奋,谨慎,勋劳卓著,仍留帮办金陵陆师军务,以恢复疆土云云,并赏加头品顶戴,题奏提督军机处记名。
清同治三年(1864年),金陵攻克,曾国藩遣散湘军,赵三元返乡。七年捻军侵犯湖北边境,皇上旨令赵三元复出。赵以亲老推辞不就职。不久奉旨复职。十年春,谕旨饬赴贵州总兵,赵三元以父丧守孝领免。光绪十年,法国入侵,赵三元在房里来回仓惶,愤不自安,冬奉檄帮办两江海防营务处统领,督标防军十六营,驻扎吴淞口。十一年,法国船只在海上游弋,来回窥探,准备大举向我内地进攻,而原先那位办防营的主要头目惊惶失措,连忙带着家眷搬离上海,硬把责任交给赵三元。时所属营官都秉承清政府的意旨“断不可轻易言战”,根本不谈军备。在这紧要关头,三元拨掉旁出门牙,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敌已至境,军不设备,是无将也”,于是他号令全军,加强岗哨巡逻,严守要塞港口,“建旗设鼓,严阵以待”,士气因而大振。不料一个姓曹的淮军军官,因不属三元统率,便勾结法军,送来重金,想买通三元松弛军备。三元当面义正词严的斥退了。但等到作战令下时,曹不听命,三元立即将曹叫来斥责一顿,并强行调动他的战舰守住隘口。当法舰进港时,以为可以长驱直入。但一进港口,三元命令万炮齐发,立时击毁法军战舰,其余的狼奔豸突,仓皇败退。此后一段较长时间里,敌军不敢窥视上海。
不久,清政府却和法国订立了屈辱的和约,而赵三元也因此遭到排斥,兵权被解除了,回乡家居多年。但仍念念不忘国家安全,关心时局,曾感叹地对人说:“江南是我出生入死、长期作战的地方,如今我在梦里也常常想念那里的山川城郭。国难当头,我怎能袖手旁观?”晚年,他又外出奔波在长江流域,想有所作为,为国效劳,但清政府已不信任他了,终于在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九月,客死于南京官邸,享年六十四岁。
赵三元的父亲名巨源,母亲舒氏,祖以松,曾祖明扬,均以赵三元的功劳诰封建威将军。夫人刘氏诰封一品夫人。
赵三元的第七个儿子叫赵任芝,早年卒业于江苏将弁学堂,光绪末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满活动,参加过武昌起义。继而又在反张勋复辟活动中,率领联军夹攻雨花台,在战斗中立了功,不久奉联军总司令徐维桢令,担任南京各营总联络员。他勇敢善战,有乃父遗风。一次,通过他的周密侦察,掌握了叛兵阵地的炮弹机密,呈报上司,立了一次大功。接着受当时陆军总长领导,担任江苏要塞总台长,并授予陆军炮兵上校军衔,驻扎焦山多年。孙中山逝世后,他辞去本兼各职,告归故里。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在地方曾办了一些有益的事,如育婴、办学、修桥梁等,在地方颇有声望。
赵三元提督的老家,就是现在双峰县锁石镇的群力村,子孙上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