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成长史

湖湘君 长沙图书馆 10-30 

  刘慧扬老师曾经多次做客长沙市图书馆橘洲讲坛,通过现场讲述古琴艺术、倾情演奏优美乐曲,让市民朋友深入了解了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和艺术中的哲学的古琴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今天,韵味长沙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位年轻的琴者吧!

  一件白色的针织衫外套,一条碎花的裙子,正如她弹奏的那一首首婉转悠扬的琴曲一样,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老师一出现便给人一种温婉优雅的感觉。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演出、教学与推广的她最近在我校举行了一场古琴艺术讲座,在高山流水中为古琴艺术寻觅更多的知音。

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成长史_湖南名人网

  “小小的心 有大大的梦想”

  刘慧扬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8岁时我偶然在家中发现了一台破旧的电子琴便央求妈妈让我学乐器,她开始有点惊讶,不过还是非常支持我。”刘慧扬回想起那段懵懂的岁月,脸上时不时露出淡淡的微笑。“之后妈妈把我带到一个学扬琴的邻居姐姐家,让她教我一首简单的练习曲,我不一会儿就学会了,从此就喜欢上了音乐。”就这样,8岁的刘慧扬凭着自己的聪慧与灵气以及对音乐的那份简简单单的喜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旅途。在学习扬琴的日子里,她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古典民族音乐的朋友,也对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也逐渐沉浸在属于自己的美好而丰富的音乐世界中。1994年,继扬琴之后她又开始学习另一种民族乐器——古筝。“有音乐的日子总是欢乐的,幸福的。”

  但世上没有哪条道路是平坦无阻的,灿烂的笑容背后总会有心酸的泪水,刘慧扬的音乐之路也是如此。小学升初中那一年,妈妈带着小慧扬到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去面试,当时本怀着无限美好憧憬的她却被考官的一句话深深打击了,“你女儿可能还是去学唱歌比较合适。”这句话在小慧扬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一层阴影。伤心过后,执着的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道路,反而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那份对民族音乐执着的热爱之情一直支撑着她,陪伴着她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在几年的磨砺与奋斗之后,刘慧扬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进入了她梦寐以求的音乐殿堂。

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成长史_湖南名人网

  过去现在 从相识到相知

  “第一次听到古琴的声音是来自电视节目,我一下子便被那委婉动人、余韵悠长的琴声深深地吸引住了。”刘慧扬与古琴的初次相识是在2000年,在电视里听了那一曲古琴后,她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声音仿佛来自天国,自己的思绪一直被牵引着,于是,她决心要进一步了解它。在另一位老师的引荐下她拜在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教授门下学习古琴。“李教授是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古琴演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谈及恩师,刘慧扬满是敬佩与感激之情。“李老师一生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将这门艺术很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尽管已年过70,但他对于古琴艺术的热爱却从没有减退。对待每一次演出都是那么认真,精益求精。”老师的那份责任感深深打动着刘慧扬,在她眼中,老师对于古琴的感情已达到了一种境界,犹如一个母亲小心翼翼地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般。“从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责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刘慧扬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李老师犹如慈父般关心照顾着她。“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他特地从家里拿感冒药给我吃,还叮嘱要我好好休息。还有一次,我上完课后外面正在下雨,细心的李老师发现我没有带伞,便将自己的伞给了我……”回忆起那些点点滴滴,刘慧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感动。

  在老师的培养与影响下,刘慧扬对古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逐渐对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感情。“相比于我学过的其他乐器,我更加偏爱古琴。不同于古筝的清亮,它的声音比较低沉,余韵悠长,委婉动人。在弹奏时,再小的声音也能表现刚毅的情感,再大的声音也能表达细腻的情绪。”在刘慧扬心中,古琴声便是自己的世界中最动听的声音。

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成长史_湖南名人网

  “掀起‘你’的盖头”

  2007年刘慧扬成立了“湖南省南风琴馆”,致力于古琴的演出以及古琴艺术教学传播等工作。谈及推广古琴艺术的初衷,她坦言一方面来自于老师的鼓励,老师希望她能将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好地展现给大家,让这门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对它的热爱,想撩开古琴神秘的面纱,让它不要被神秘化。

  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士大夫自身品德的修养,相互交流思想及沟通感情的文化方式。在古代,人们对琴相当尊重,以致于在弹琴之前必须“焚香、沐浴、更衣”,对琴尊崇到了几近神化的程度。“正是这种近似神化让大多数人都以为古琴是弹给天听的,神秘莫测,都不敢接近它,不愿接近它,这极大地阻碍了古琴的发展。”李祥霆教授说:“古琴是集文学性、历史性和哲学性为一体的一门音乐艺术,深而可测,高而可攀,神圣却并不神秘。”刘慧扬希望通过她的演出、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让大家真正认识古琴,了解古琴,为古琴寻觅更多的知音。

  在刘慧扬看来,当代大学生是推广古琴艺术的最佳窗口,“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批人,对古典艺术多少有些了解,会更容易接受它。”同时她认为了解这些古典文化与艺术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每一种古典艺术的背后都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它能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自己的修养。”

  然而这条“传教士”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平坦。作为一名专业的古琴教师,刘慧扬认为她有责任有义务地去传播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音乐。“我觉得只要我足够努力地去做,总有一天古琴会被大多数人正确认识,正确理解,并被接受。”

  为了使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刘慧扬说自己在保留它本身特质的前提下尝试了将它与当下的一些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如在流行歌曲中融入古琴伴奏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希望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琴在当代仍然能发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近年来,古琴的知音越来越多,很多“90”后、“00”后也渐渐对这个古老乐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刘慧扬曾经多次应邀并先后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市第十一中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大学、湖南省博物馆等大专院校及文化传播机构举行过古琴艺术专题讲座;获得“湖南省2011年社科普及工作优秀社科普及报告会(光盘)奖”并于2011年5月成功举办“刘慧扬·潮汕琴友古琴音乐会”;其2012年3月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栏目清明特别节目在2012年4月4日清明节当天在央视一套、四套、十套播出。现在广电传媒都在宣传古琴,古琴的粉丝越来越多,刘慧扬觉得古琴艺术并不是一门孤独的艺术。因为自己钟爱古琴,对于以后的设想,她只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讲座、演出、教学为载体让更多的人喜欢古琴,热爱中国民乐。2009年12月,刘慧扬撰写的《青年琴人的幸运》见诸《湖南日报》报端;2011年5月,一篇凝聚其对音乐认知及心血的《传统艺术的明天》一文刊登于《艺海》专刊。在践行一个艺术工作者职责的同时,她也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许多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艺术梦,其中现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原长沙市十一中的黄紫薇同学就是刘慧扬的得意门生。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的四大素质,而居首位的琴,更是表明了它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当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刘慧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努力,践行一个琴者的责任。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高山流水,生生不息。

  【人物简介】

  刘慧扬现为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艺术委员会会长、长沙市湘剧院副院长、长沙市政协委员,古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教授 (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在李祥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了"湖南省南风琴馆"将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演出,教学等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