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田梅:侗锦织出服饰产业靓丽风景

何 彬 湖南名人网 04-05 

  不久前,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举行的大戊梁歌会民俗文化展示区现场,一位普通侗族妇女精湛的侗锦纺织技艺和她对侗锦文化流畅细致地讲解,吸引了众多宾客驻足观赏。这位侗家织女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侗锦代表性传承人”,牙屯堡镇枫香村村支书粟田梅。

粟田梅:侗锦织出服饰产业靓丽风景_湖南名人网

  今年52岁的粟田梅,12岁起就跟着母亲学织侗锦,并与侗锦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对有2000多年历史的侗锦纺织技艺在传承同时加以改进,使诗意盎然的侗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家纺行业和家居服饰产业的一道风景线。

  乐观的粟田梅开心地说:没想到自己织出的侗锦产品能够名扬海外,家乡的织娘一开始也不相信呢。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在外打工的家乡妇女都回来了,她们既能在家织锦,又能照顾家人,平时也能干点农事。更重要的是,在外返乡的妇女不仅使侗锦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还能通过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也证明我们侗锦产品在文化产业市场上是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

  为了保证侗家织娘们的产品质量,粟田梅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培训班,每次上课,满屋都是从十里八乡赶来的织锦爱好者。而这些侗锦爱好者,都是织过头帕、小孩服饰、背带的侗族妇女。通过培训,织娘们织侗锦的技艺都有提高,为侗锦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粟姓家族女性世世代代都是纺织侗锦能手。因为,如果纺织不好侗锦就很难找到好婆家。侗锦纺织有10多道工序,工艺复杂,每道工序都蕴含着精湛技艺,其中最难的是数纱。千丝万缕的丝线必须一根根数好、排好,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纺出的图案会失真,锦面会不平整。一根根丝线细如针、多如麻,纺一块一尺见方的侗锦需要1000多根纱。

  20多年来,粟田梅从模仿传统图案到图案的创新,使侗锦锦上添花,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其代表性作品有《双鱼双凤》《太阳花李子花》《枫树纹》《龙鳞纹太阳花》《凤鸟八角》,部分精品侗锦被上海东华大学博物馆和湖南省工艺美术馆收藏。2010年,她把自己纺织的长3.3米、宽1.8米,有蜘蛛图案的侗锦带到了上海世博会上,受到各地客商的关注,一位美国人当场花高价买下了那幅蜘蛛图,并希望与她签订合约。

  这几年来,粟田梅先后带着她的侗锦产品去北京、赴上海、到韩国首尔等地参加国际性展览,向世界展现侗族织锦的魅力,深受客商、专家的好评。为了保护传承侗锦纺织技艺,当地政府开办了侗锦培训班,粟田梅是培训班的老师,已经培养学员1000余名;还成立了侗锦纺织技艺开发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运营,年利润达到600万元。因为公司的侗锦产品完全是手工制作,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到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且供不应求。现在,粟田梅与她的姐妹们每年都要完成两万多件侗锦纺织品,才能满足商家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