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启蒙教育
杨振宁是中国人的骄傲。众所周知,他和李政道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当时他们还没有加入美国籍,是中国人首次获得此项殊荣的。
杨振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名师出高徒是一大原因。他的老师都是赫赫有名的学界泰斗,包括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
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也是原因。杨振宁的父亲也是相当优秀的知识分子。他的父亲杨武之是中国第一代留美博士著名数学教授,先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国内著名高校任教,1973年去世前任教于复旦大学。
但是重要的原因是母爱,是母亲的启蒙教育。在整个童年,杨振宁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他父亲远隔重洋在美国留学,他的启蒙教育全来自他的母亲。
杨振宁的母亲叫罗孟华,没有接受过新式的教育,但懂一些古文。杨振宁感到最大的温暖是父亲母亲感情非常好。罗孟华十分敬重丈夫,父亲也十分爱恋妻子,并不因为自己是留洋博士而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杨武之曾说,“夫妇应始终如一,胡适之从来不嫌弃他的小决脚太太,我很敬佩他。” 杨振宁的父亲是官费留学生,但由于父母早亡,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困难,所以,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为家里增加些收入,他父亲是靠在餐厅洗碗、在农场为农场主摘葡萄等“打工”来完成学业的。在父亲远离的日子里,母亲为家庭为杨振宁倾注了全部的爱。那时,军阀混战,母亲带着杨振宁生活在老家安徽合肥。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军阀经常攻来打去的,炮弹也时常落到杨振宁家的附近。凡是情况一危险,母亲总是抱着小杨振宁就跑,跑到乡下去或去医院躲藏。不管形势怎样恶劣,母亲总是坚持教杨振宁认字。在他4岁时,母亲剪了一个个方块纸,把字写在上面,不断地抽出来让小杨振宁认。一年之间母亲已经教小杨振宁认识了3000个汉字。这是杨振宁一生受益的3000字。半个世纪后,杨振宁回忆说,这是他的一个非常扎实的知识起步基础,“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当杨振宁5岁时,母亲又专门请了一位老先生上门教杨振宁读古书。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龙文”是良马,“鞭影”即奋蹄疾驰,不须驱策。这是一本中国古文的传统启蒙读物,文体为四言韵文,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有许多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杨振宁因为有3000字的底,很快就把这本《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了,不仅学到了中国古文,又得到了自然知识的熏陶。
杨振宁的启蒙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是父母的恩爱,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最大的正面性因素,是孩子成长的健康动力。二是孩子在学前掌握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字和一定的古文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这里不只是一个认字问题,还是中国文化、美学的一个积极孕母,将影响孩子整个一生的修养能力。杨振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后常说,科学家就是在外人感觉最枯燥的物理研究中,也总能看到中国山水画的诗情画意总感觉到物质运动中体现的爱憎力量,而师中名师,更能感觉到他们鲜明的个人风格,如果没有这些感觉,就不可能有激情,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
杨振宁4岁认识3000汉字,这3000汉字里面蕴含了巨大的文化能量,这种能量释放使他终身受益。这就是杨振宁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值得年轻父母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