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理论园地 > 文化历史 > 正文

楚文化的入湘与积淀

发布时间:2015-08-25来源:湖南名人网作者:www.ahnmrw.com点击量:【打印此文】

  春秋时期,以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为国都的楚国国力迅速强盛,并开始致力于经营南方。其中一路自鄂地出发,沿洞庭湖东岸和湘江下游向南,于春秋晚期逐渐抵达今湖南地区。于是,这里原有的越文化被气魄宏大、化合北方华夏文化与南方蛮夷文化而成的楚文化所取代。长沙又成为楚文化在湖南的中心区域,呈现出繁荣的文化态势。

  在楚文化入湘之前,长沙地区的越族尚未掌握文字,楚文化大规模入湘后,长沙先民开始较普遍地使用楚文字。20世纪40年代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出土了珍贵的先秦帛书,全书分甲乙两编,共写有948字,四周用朱、绛、青三色绘有神物、树木等图像和解说词,它是我国最早用毛笔与彩墨书画的珍贵图书资料,又称缯书。它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数十年来,《长沙战国缯书》、《论长沙出土之缯书》等有关论文与专著相继发表。可惜的是,它的原件已流落海外,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50年代,长沙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大批书写有楚文字的竹简,为人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字和简册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中国自古有蒙恬造笔的传说,不少学者也依据文献记载,推断秦以前没有毛笔。长沙先秦帛书和竹简的出土表明早在秦代之前就已有毛笔存在。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发现了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笔。笔杆21厘米,制作者将其一端劈成数开,把上好的兔毫制成笔毛夹在中间,外面用丝线缠紧,再涂漆胶住。与毛笔放在一起的还有竹片、铁削和小竹筒等用于书写的工具。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毛笔,被称为“天下第一笔”。毛笔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它首先引来了一场书写革命,用毛笔蘸上墨汁,就可以把字写在竹片、丝绸和其他物件上,与以前用刀将字剥在甲骨、铜器上相比,要省力得多。用毛笔写字,可粗可细,可方可圆,十分灵便,由此推动了字体的演进。毛笔的产生,还引来了一场艺术革命,从此,毛笔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用具,壁画、帛画和漆器图案,帮依凭毛笔绘成。学者们根据长沙出土的第一支毛笔认为:毛笔的创造也许应归功于楚人,这实在是长沙文化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结论。 

  漆器艺术是长沙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西北部是连片成林的漆树,因此漆的生产量非常大。人们将漆涂在木、竹、夹、革、藤制作的胎骨上,便制成了类别繁多,应用极广的漆器。50年代以来,长沙楚墓共出土了数以百计的漆器。生活用具有漆几、漆案、漆奁盒等,乐器有漆琴、漆笙、漆瑟等,兵器有漆弓、漆箭、漆剑鞘等,制作都相当精美。漆器的色彩有朱、白、黄金等色,对比鲜明强烈;漆器纹饰以龙、凤、云纹;几何纹为主,也有花瓣、菱形纹等。—件狩猎纹漆奁画面分为五栏,其中一、三、五栏为变形凤纹图案;第二栏绘两兽对峙欲斗,另有两猎人手持箭矛正在林间围捕一兽;第四栏是一人牵猴漫步,两兽前后追逐,有两只天鹅在地上啄食。这一幅以狩猎为 主题的彩绘历经2000余年出土,依然绚丽夺目,生动逼真。50年代长沙五里牌出土了一件漆木虎子。它用整木雕成,昂首匍匐,双眼圆睁,两唇张开,四肢丰满,臀部肥圆,尾反卷连接后脑成为把手,整体雕刻构思巧妙,线条流畅圆浑,反映当时长沙漆器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申明 | 广告刊登 | 收录标准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2008-2025 ahnm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5415号

网络实名:湖南名人网 永久域名:www.ahnmrw.com 广告联系QQ:2967694059

湖南名人网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展现湖南名人风采,揭示名人成长规律,激励世人奋斗成才”为宗旨。

湖南名人网对名人进行造势与宣传,扩大湖南名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