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湖南美女 > 湘女风采 > 正文
粟兴菊:全能侗戏传承人
1974年9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团头村十一组的粟兴菊,天生就是一个侗文化痴迷者,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爱好侗戏,17岁登台献艺,并于2012年5月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侗戏传承人资格,为她在侗戏的道路上留下了灿烂与辉煌。
热情、大方的粟兴菊是一个集编、导、演于一体的全能侗戏传承人。采访中,谈到侗戏传承工作的开展,粟兴菊胸有成竹地回答记者——
为了侗戏,我大量阅读侗戏名人的诸多史料,如鼻祖吴文彩,贵州黎平侗戏传承人吴胜章、张自高的资料以及从江县民间艺人梁普安等,我了解到了侗戏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及其发展的艰难历程。此时我常常想起我的母亲,是她引导我走上了这条传承侗民族文化的道路,是她培养我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我对侗歌侗戏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达到痴迷的程度,我几乎遍访当地的歌师和民间艺人,向她们学习取经,得到了她们的点拨和鼓励。她们指导我:积累很重要,抄歌词和戏词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叫我认真对待。教我训练顺口溜,教我创作简单的歌词,创作歌词要讲究韵律,没有韵律就不成歌词,并告诉我在练习创作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学两言四句,再编创长篇歌词。
我的侗戏师傅吴昌银老师经常提示我,戏词同我们写作文一样,内容要具体,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展开联想,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有教育意义,要善于欣赏、借鉴我们的侗戏鼻祖留下来的宝贝,来作为前进的路灯。侗戏师傅们的耐心教导,催生了我的创作灵感,我有感于母亲教我的一首经典老歌《女嫁路远》,即以此为题材,展开丰富想象,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细节,编写并自导自演了《探娘亲》这部侗戏。制成光碟后,在侗族区域内公开放映,深受群众的喜爱。时逢太平盛世,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侗戏发展的平台更大,侗戏发展的道路更宽。与前些年相比,喜欢侗戏的人也更多。最为振奋人心的是,这里是一年一度的湘黔大戊梁民族歌会圣地,侗民族文化已走进了当地中小学校园。
看到这种局面,我热情高涨,信心满怀。如今,我不仅能从生活劳动中提练出戏剧内容和吸收侗歌中的精华部分,自编、执导和亲自表演,还能运用侗戏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技巧改编一些优秀的汉语剧目。编演的作品有《戊梁情》、《王老八娶亲》、《嫁女贪财》、《双亲离别去打工》、《探亲娘》、《贤妻颂》、《绣花姻缘》、《五子行孝》、《母爱》等等。由于我对侗戏艺术的执著追求,在侗戏表演中如痴如醉,再次催生了周围许多男女老少的侗戏热,加上我的热心与耐心,一些人主动来找我,与我谈戏,跟我学戏,先后有粟成阳、吴乔婉、粟露妮、粟巧娥、粟克平、粟文礼、龙书强、粟领刚、李玉敏、粟敏丹、吴学晚、李爱小、粟书克、粟要勇、粟进妹、吴爱书、粟明英、吴年丹等。首先教他们侗戏中的唱腔,接着教他们侗戏中的动作,然后教他们侗戏中的面部表情等等。经过双方的其同努力,在我的传授指导下,经过磨练,吴乔婉、粟克平、李玉敏等脱颖而出。一年来我参加的演出足迹遍及城里乡下,大村小寨,不计其数。
遗憾的是,乐意学侗戏的年轻人不多。希望我们侗族戏剧能够发扬光大。
就“如果侗戏进校园,你有什么设想?”这个问题,粟兴菊认真地回答记者:通道县牙屯堡中学地处牙屯堡镇腹地,以大戊梁文化为核心的侗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博。加之学校绝大多数师生是地地道道的侗族儿女,对侗民族文化耳熟能详,沐浴于歌山歌海之中。学校抢抓这一得天独厚的潜在优势,率先组建戊梁文化歌舞团。以此为依托,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和服务品牌,完善了侗族双歌队,侗锦队,芦笙队,舞蹈队,并以我县新华书店下发的《侗族文化知识读本》和县教育局组织编写的《侗族文化知识手册》为选修教材,成立了侗文化兴趣小组,从而活化学校文体活动载体,使学校文化团队勃发生机。学校年年举办汇演,届届参加歌会。
我的目标:1、引导学生调查研究侗族戏剧的历史渊源及盛行于侗寨的原因,让学生学习传统戏剧。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演唱能力,战胜挫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生活品质。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侗族戏剧,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我将指导学生把问题归为以下几类:“侗戏的起源”、“ 侗戏的表现形式”、“侗戏的应用场合”、“戏王的产生”。确定了主题之后,就必须科学地构建活动小组。我们以“爱好表演、自愿报名、分工合作”的原则指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
(二)活动实施过程:1、精心组织与指导。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各方面关系得到协调,活动安全得到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按照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付诸行动。2、问卷调查。为了解关于侗族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组成员走进街头巷尾,大村小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侗戏发展变化原因。3、查询积累资料。校内,同学们在图书室、电脑室了解到更多鲜为人知侗族文化。校外,同学们于屋檐下、鼓楼旁听到老艺人、名歌师原汁原味的侗族民间歌谣。课间,老教师向学生传授侗族歌谣的演唱技法。
谈到在侗戏方面的目标,粟兴菊告诉记者:我不仅要想办法让我们侗戏世世代代繁荣下去,我还要在我们侗族戏剧领域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回报家人、回报社会各界人士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作者简介:何彬,侗族,1969年农历3月8日出生。作家、记者、摄影家。通道县委宣传部通讯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世界作家协会会员、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摄影家协会会员。《香港环球新闻在线》记者、《中国纺织报》特约记者、《中国民族艺术摄影报》记者、《华夏酒报》特约记者、《当代商报》特约记者。1987年春起始习诗,1992年进入创作时期以来,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科协报》、《农民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报刊发表文学、摄影等作品。2008年10月,被中国大众文学学会授予“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荣获第五届“百杰杯”世界华人诗词艺术大赛“金奖”。2012年6月被世界华人诗词著作家协会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诗词著作家”荣誉称号。2012年10月,被中国诗词家协会授予“中华诗词德艺双馨著作家”荣誉称号。2014年3月,被通道县委宣传部评为2013年度十佳通讯员。2015年1月被《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评为2014年度十佳通讯员。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更多新闻>>
- ★ 向秀平,传承传统美德的伟大女性11-17
- ★ 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声乐大师10-08
- ★ 湖南90后明星大盘点 谁是你心中的神仙姐08-29
- ★ 甜美唐冰冰,全能才华进歌坛07-06
- ★ 《延禧攻略》破10亿 尔晴扮演者苏青迎来08-20
- ★ “花鼓超女”周春桃10-02
- ★ 湖南省歌舞剧院改制 杨霞“翠翠”下海11-12
- ★ 绥宁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500年才出一08-19
- ★ 青年古琴演奏家刘慧扬成长史10-30
- ★ 董乐安:梦想永不止步09-05